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论文 > 以历史课堂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历史课堂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1年07月31日 23:59:10 来源:宝坻县郝各庄乡初级中学 访问量:629
作者 杜翠华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形势多极化趋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而“创新,很根本的一条路就是要靠教育。” 所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依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 、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画家的六岁孙女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红色的兔子,一匹长了翅膀的马,画家说她画的不对,可后来她的画在西班牙的一个儿童画展中得了奖。面对获奖证书,画家终于醒悟:原来儿童画画融入了天真烂漫的想象。是的,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往往是成年人固定的思维模式禁锢了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的发展。爱迪生小时候因为太喜欢“异想天开”,整天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令老师很讨厌而被赶出了学校。回家后,他反而得到了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使他最终成为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由此可见,要使教育真正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必须有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目前,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转变教学理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变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
       历史学科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往往就将整个历史教学变成历史史实的教育,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授课前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知识的分析,不仅要告诉学生在历史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更重要的是要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以及我们应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例如:在学习近代史列强的入侵时,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了解列强发动几次侵略战争的史实,更应当使学生明白诺大的清王朝之所以抵挡不住列强的一次次入侵,那是因为在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工业革命在西方各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获得原料和市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而此时的中国则正处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时期,为了维护其统治,满清帝国在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经济上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思想文化上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科技的进步。一句话,当时的中国落后了,而且闭塞耳目、不思进取,所以我们才会挨打。借鉴历史的教训,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意识、面向未来的意识,即使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敢于面对。历史教师具有了这样一种将史实教育改为学史教育的观念之后,就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中的气氛变得活跃,使学生能开动大脑思考问题。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少不了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史实。让学生记得较多的知识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是保证学生学好历史学科的一个必要前提。一般说来,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的越多,他们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越显得得心应手。但是,不能强制性地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历史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分析,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拉线索、作对比、找相似等各种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的记忆和掌握。
另外,中学历史课内容庞杂,涵盖古今中外,时间跨度大,仅凭课堂学习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历史教师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要敢于打破常规,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愿意自主去探究历史的究竟,从而养成课外阅读和查阅历史资料的习惯。如在“是非成败拿破仑”的辩论活动中,关于拿破仑的著作、网上资料非常丰富,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们做了精心的准备,列举出详实的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辩论课上双方唇枪舌战,气氛热烈。双方同学观点清晰,论据充分。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
二. 用创新的教法完善教学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才能表现出来。而如何做好教学工作,使历史教学达到教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也是根本。在日常教学中,我努力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永恒追求。创造性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涌现出来。历史教材的改编和中学会考的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但是因为只是会考科目,又是开卷考试,压力相对较小。尤其试题难度大大降低,题型的变化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尤其在课前通过精心选用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可以迅速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如在学习《海峡两岸的关系》一课时,我通过播放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让学生在诗词赏析中感受两岸人民对统一的渴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台湾问题及两岸关系发展急于了解的心理。
        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或问题,我们应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地评价:不讽刺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积极质疑,勇于创新,从而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选择多样教法,激发创新情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只有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才会得到训练。因此,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此外,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它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
3、关注时政热点,调动创新热情。
我们进行历史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历史、掌握历史并为现实生活服务。通过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学习,为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堂内容同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结合起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具有新情境、思维含量高、带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样,学生就会作为学习的主体融进历史情境中,借助现实反思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而时政热点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需要有针对性地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历史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例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这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下面这段资料: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很难有国家能在这种情况下独善其身。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多轮多边磋商的中心话题。在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4国集团会议、由世界主要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特别会议、世界银行年会上,各国领导人努力把脉金融危机,寻找对策,并表示了将合作应对危机的决心。以这段资料做切入点,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针对如何应对现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献计献策,学生发言踊跃,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4.布置开放作业,形成创新能力
        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练习题应少而精,要以开放性题目为主,给学生留有实践、创新的广阔空间。广东中山市教研室的做法给了我一些启示:为了调动初中学生学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构建了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创新模式,打破了过去以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模式,进行了多元化指标体系的探索。它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原则下、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选择开放性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开放式考试在某些问题上不强调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观点。具体形式是:①写历史小论文,②制作历史小报③制作历史小画报④历史小制作等。每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种考试形式,学生在制作开放式考试作品中,融入了他们的智慧和创新,例如制作历史小报时,就必须通过翻阅本学期的教材,概括出小报的主题,再进行文字组织和版面设计,可以是手工制作也可以用电脑制作。凡此种种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颖的,都是创新。借鉴他们的做法,在教学中,我也尽量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在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时,先让学生感受周恩来的外交风范,然后设想如果你是当时新中国的外交部长,你将依据什么外交原则、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开创外交局面?这种开放性的习题学生最初接触时会感觉无从入手,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来,无疑对提高他们的能力具有极大地帮助。
        进入新千年,放眼世界,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需要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素质人才。面对时代的呼唤,中学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模式,以教育的创新来实现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从而完成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资料:《时代教育》2008年第9期
                   《论文百事通》《史政地论文》
        
 
 
编辑:空山新雨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宝坻县郝各庄乡初级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天津市宝坻区郝各庄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